頰車穴
導讀:頰車穴歸屬足陽明胃經,有緩解治療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牙痛、腮腺炎等作用,頰車穴的位置:咀嚼時肌肉隆起時出現的凹陷處,詳見本文圖解頰車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頰車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頰車穴的位置】
【頰車穴】位于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耳下大約一橫指處,咀嚼時肌肉隆起時出現的凹陷處。
【頰車穴的準確位置】下頜角前上方一寸處。
【3秒鐘取穴】上下牙關咬緊時,隆起的咬肌高點處,按之凹陷處即是。
【取穴技巧】側坐,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放松時按之有酸脹感。
【穴位解剖】在下頜角前方,有咬??;有咬肌動、靜脈;布有耳大神經,面神經及咬肌神經。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頰車穴】屬于足陽明胃經穴位圖,別名:曲牙,機關,鬼床,牙車。
【穴義】胃經的五谷精微物質由此上輸于頭。
(1)頰車。頰,指穴所在的部位為面頰。車,運載工具也。頰車名意指本穴的功用是運送胃經的五谷精微氣血循經上頭。本穴物質為大迎穴傳來的五谷精微氣血,至本穴后由于受內部心火的外散之熱,氣血物質循胃經輸送于頭,若有車載一般,故名頰車。
(2)曲牙。曲,隱秘之意。牙,腎所主之骨也,指穴內物質為水。曲牙名意指本穴上傳頭部的氣態物中富含水濕。本穴物質為大迎穴傳來的水濕氣態物,水濕濃度較大,如隱秘之水一般,故名曲牙。
(3)機關。機,巧也。關,關卡也。機關名意指本穴有關卡大迎穴傳來的地部經水的作用。本穴因位處上部,大迎外傳的地部經水部分因地球重力場的原因自然被關卡在本穴之外,關卡的方式十分巧妙,故名機關。
(4)鬼床。鬼,與神相對,指穴內物質為地部經水。床,承物之器也。鬼床名意指穴內經水被它物承托而行。本穴物質為大迎穴傳來的水濕氣態物,其運行是循胃經上行下關穴,氣態物中水濕濃度較大,如同載水上行一般,故名鬼床。
(5)牙車。牙,腎所主之骨也,指穴內物質為水。車,運載工具也。牙車名意指本穴有運送胃經經水上頭的功能。理同曲牙之解。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水濕氣態物,水濕濃度較大。
【運動規律】水濕氣態物由本穴循胃經上行下關穴。
【功能作用】傳輸胃經精微物質上行頭部。
【頰車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癥】口歪眼斜、面神經麻痹、腮腺炎、聲嘶沙啞、頷頰炎、牙痛,齒痛,面部痙攣等。
【作用功效】祛風清熱,安神利竅,開關通絡。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顳頜關節炎、腮腺炎等。配地倉、合谷等主治口角歪斜、齒痛、頰腫;配下關、合谷主治顳頜關節炎。
【穴位配伍】口眼歪斜配伍穴位:陽白穴、地倉穴、四白穴、 合谷穴 、頰車穴。
疾病概述:病側面部表情肌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病側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鼓腮和吹口哨時,因患側口唇不能閉合而漏氣。
按摩順序與技法:先按陽白穴5 秒鐘,再按摩地倉穴5 秒鐘,接著按摩四白穴1分鐘,最后分別按壓頰車穴和合谷穴5 秒鐘即可。
牙痛配伍穴位:頰車穴、地倉穴、合谷穴
三叉神經痛配伍穴位:地倉穴、下關穴、頰車穴、內關穴、外關穴、印堂穴。
如果因為病癥導致口歪、眼斜,使得面部肌肉看起來極不協調,甚至扭曲變形,或者在中風后導致的口眼歪斜等。遇到這種情況只要在接受運動治療的同時,自己堅持按摩頰車穴,就會獲得特殊的療效。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治法原則】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按摩療法】用拇指指腹每天揉按頰車穴100~200次,可治療腮腺炎、下頜關節炎等。(平時洗臉時輕輕拍打頰車及四周皮膚,每次1~3分鐘。)。
【艾灸療法】用艾條溫和灸頰車穴10~15分鐘,可治療腦血管疾病與甲狀腺腫大。
【刮痧療法】用角刮法傾斜45度由上向下刮拭,一天一次,可治療面部神經麻痹、牙髓炎等。
【針刺方法】頰車穴,直刺0.3-0.5寸;頰車穴平刺0.5-0.1寸(可向地倉穴透刺,即:橫刺透向地倉穴)。針感:局部酸脹,并向周圍擴散。
按揉頰車穴的手法(視頻講解)
【穴位相關閱讀】
【免責忠告】此文章圖片和文字均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