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穴
導讀:涌泉穴歸屬足少陰腎經,有緩解治療神經衰弱、精力減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等作用功效;涌泉穴的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詳見本文圖解涌泉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涌泉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涌泉穴的位置】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當你用力彎曲腳趾時,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就是涌泉穴。
涌泉穴的準確位置:位于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上。(把腳底分成三分之一,正好有個窩窩,三分之一的交點就是涌泉穴)。
【穴位解剖】有指短屈肌腱,指長屈肌腱,第二蚓狀肌,深層為骨間??;有來自脛前動脈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內側神經支。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涌泉穴 Yǒng quán(KI1),經穴名,屬于足少陰腎經。別名:地沖穴。
【穴位含義】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涌而出。
1、“涌泉穴”。“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該穴名意指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涌而出體表。本穴為腎經經脈的第一穴,它聯通腎經的體內體表經脈,腎經體內經脈中的高溫高壓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體表,故名“涌泉穴”。
2、“地沖穴”。“地”,地部也。“沖”,沖突也。地沖名意指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涌而出體表。理同涌泉名解。
3、“腎經井”。“井”,地部孔隙也。本穴氣血運行是體內經水由地部孔隙外出體表,故為腎經井穴。
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體內外出體表的高溫水液,出體表后水液大量氣化為天部的水濕之氣,此氣因其濕重不能上行天部的更高層次,而是蒸升到天部的較低層次,只表現出木的一發特征,故其屬木。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溫熱水氣。
【運行規律】由天部橫向傳于然谷穴。
【功能作用】散熱生氣。
【涌泉穴位的作用功效】
1、輕輕點按涌泉穴能通過經絡傳遞作用,調節你的植物神經系統,幫你擴張血管、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加快毒素排出、降低血液粘稠度。
2、活躍腎經內氣、固本培元、延年益壽、散熱生氣,有使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發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等。
3、緩解治療神經衰弱、精力減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多眠癥、高血壓、暈眩、焦躁、糖尿病、過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礙、怕冷癥、腎臟病等。
4、緩解治療頭頂痛,頭暈,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難,小兒驚風,足心熱,癲疾,霍亂轉筋,昏厥等。
5、治療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軟無力、耳聾、耳鳴等。
【作用功效】涌泉穴,滋陰熄風、醒腦開竅。
【臨床應用】現代常用于治療休克、高血壓、失眠、癔病、癲癇、小兒驚風、神經性頭痛、遺尿、尿潴留等,為急救穴之一。涌泉藥物敷貼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
【穴位配伍】涌泉穴配然谷穴治喉痹;涌泉穴配陰陵泉穴治熱病挾臍急痛,胸脅滿;涌泉穴配水溝穴、照海穴治癲癇。涌泉穴配太沖穴、百會穴治頭項痛;涌泉穴配水溝穴、內關穴主治昏厥;涌泉穴配前頂穴、印堂穴、神門穴主治小兒驚風;涌泉穴配照海穴、魚際穴主治咽喉腫痛。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治法原則】寒則先瀉后補或單瀉之,熱則補之。
推搓涌泉穴俗稱“搓腳心”,它是我國流傳已久的自我養生保健按摩療法之一。推搓涌泉穴之所以能防治各種疾病,尤其是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軟、便秘等病效果較明顯,這是因為:
(1)中醫的經絡系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的通路。而俞穴是人體臟腑組織氣血輸注于體表的部位,它與臟腑、經絡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可以反應病癥,協助診斷和接受各種刺激,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通過推搓涌泉穴,可以達到對腎、腎經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體性調節和整體性治療的目的。
(2)人類的足底部含有豐富的末梢神經網,以及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等器官,它與人體各個系統、組織、器官有著密切的聯系。
通過對涌泉穴的推搓可以加強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有效地改善局部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的通透性,和有節律的運動性,從而促進了血液、淋巴液在體內的循環,調整人體的代謝過程。
(3)推搓摩擦出現的熱感,就是一種良性的刺激。加之在推搓過程中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的形體導引運動和身心的修養過程。
利用刺激涌泉穴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有很多,歸結起來可分為三類:一是用藥物烘烤、熏洗;二是用灸療、膏貼;三是用各種按摩手法或其他的物理性方法。
下面是幾種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
(1)用熱鹽水浸泡雙側涌泉穴。熱水以自己能適應為度,加少許食鹽,每日臨睡覺前浸泡15~30分鐘。
(2)用艾灸或隔藥物灸,每日一次,至涌泉穴有熱感上行為度。
(3)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涌泉穴:在床上取坐位,雙腳自然向上分開,或取盤腿坐位。然后用雙拇指從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處,作前后反復的推搓;或用雙手掌自然輕緩的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熱感為適宜。
(4)摩擦涌泉穴:端坐于椅子上,先將右腳架在左腿上,以右手握著腳趾,再用左手掌摩擦右腳心的涌泉穴,直至腳心發熱。再將左腳架在右腿上,以左手掌摩擦右腳心的涌泉穴,也是摩擦到腳心發熱為止。
(5)取自然體位、仰臥位或俯臥位,用自己雙腳作相互交替的對搓動作,可也用腳心蹬搓床頭或其他器械。
【針灸l療法】直刺涌泉穴0.5~0.8寸;可灸。
刺激涌泉穴,能讓腎水增加,上輸到陰液。詳細點擊:咽喉炎疼痛的治療穴位》》對它按揉或用皮膚針敲打。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適合自己的穴位和方法進行治療。
俗話說:“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溫暖。”據臨床應用觀察,如果每日堅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據統計,推搓涌泉穴療法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軟無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暈、頭痛、高血壓、耳聾、耳鳴、大便秘結等五十余種疾病。
【穴位相關閱讀】
【免責忠告】此文章圖片和文字均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