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髎穴
導讀:上髎穴歸屬足太陽膀胱經,有治療腰痛、大小便不利、月經不調、遺精、陽痿等作用。上髎穴的位置:當髂后上棘與中線之間,適對第1骶后孔處,詳見本文圖解上髎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上髎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上髎穴的位置】
【上髎穴的位置】位于骶部,當髂后上棘與中線之間,適對第1骶后孔處。布有第一骶神經后支和骶外側動、靜脈后支。
【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骶棘肌、第一骶后孔。皮膚由第一、二骶神經的外側支臀中皮神經分布。左右第一骶后孔間距39.7~40.1毫米和第二 骶后孔的縱距為16.7~18.5毫米,并距髂后上棘上緣一橫指。在活體骶后孔和骶前孔傾斜約60度。骶管內,有骶神經的前、后根及固定脊髓下端的終絲 等,前者經相應的骶前、后孔離開骶管,后者附著在尾骨的背面。兩者形成馬尾一部分,外包有和脊髓相延的硬脊膜、蛛網膜和軟脊膜。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上髎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
【穴位含義】膀胱經的地部經水由此從體表流入體內。
【上髎名解】上,指本穴相對于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三穴而言為上也。髎,孔隙也。該穴名意指膀胱經的地部經水由此從體表流入體內。本穴物質為膀胱經上部經脈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從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地部之經水。
【運行規律】循本穴的地部孔隙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疏導水液,健脾除濕。
【上髎穴位的作用功效】
【作用功效】調理下焦,通經活絡。
【主治病癥】大小便不利、月經不調、遺精、陽痿、陰挺、帶下、腰骶疼痛、下肢痿痹等。
【作用分類】
(1)婦產科系統疾?。涸陆洸徽{,子宮脫垂,子宮內膜炎,盆腔炎,卵巢炎。
(2)運動系統疾?。貉?,腰骶關節炎,膝關節炎。
(3)精神神經系統疾?。鹤巧窠浲?,下肢癱瘓,小兒麻痹后遺癥。
(4)其它:外陰濕疹,痔瘡,睪丸炎,便秘,尿潴留等。
(5)本穴可用于催產,引產。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療法原則】寒則通之補之灸之或點刺出血,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按摩手法】上髎穴,最好采用叩擊,將手握一個空拳,用拳背這個位置去叩擊腰骶部,雙手可以同時叩擊,叩擊的力量一定要大點,有明顯的聲音出現,刺激它,才可能通過骶神經孔,傳遞到盆腔里面去,來刺激里面的臟腑。
【針刺方法】上髎穴,直刺0.8~1寸,局部酸脹。
【艾灸方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穴位相關閱讀】
【免責忠告】此文章圖片和文字均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