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際穴
導讀:魚際穴歸屬手太陰肺經穴,有緩解治療咳嗽、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發熱、小兒營養不良等作用,魚際穴的位置:大拇指后內側,在隆起猶如魚形的肌肉邊際的凹陷處,詳見本文圖解魚際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魚際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魚際穴的位置】
【魚際穴的位置】位于人體手拇指本節(第一掌指關節)后凹陷處,約當第一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魚際穴的準確位置:在第一掌骨的中間。
【取穴技巧】仰掌,在第1掌關節后,第1掌骨中點,掌后白肉(大魚際?。┞∑鸬倪吘?,赤白肉際處。
【3秒鐘取穴】一手輕握另一手手背,大拇指指尖垂直下按第1掌骨中點肉際處即是。
【穴位解剖】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對掌??;血管當拇指靜脈回流支;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混合支。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魚際穴】經穴名。屬手太陰肺經穴,出《靈樞。本輸》。滎(火)穴。
【名解】“魚”,比喻水中之物,陰中之陽;“際”,際會、會聚的意思。因為魚際穴位于大拇指后內側,在隆起猶如魚形的肌肉邊際的凹陷處。故名“魚際穴”。
【功能作用】清宣肺氣,清熱利咽 此穴為肺經滎穴,五行屬性屬火。“滎主身熱”,故此穴具有清肺瀉火,清宣肺氣的作用,可治療風熱犯肺,或痰熱壅肺,肺失肅降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胸痛;肺 熱灼絡之咯血;熱郁咽喉之腫痛;熱邪壅滯,肺金不嗚之失音等。因此穴位于手掌部,有循經遠治的作用,可疏經通絡,治肘臂攣痛;亦有近治作用,可治手指攣 痛,指麻癱瘓。
【魚際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癥】失音、咽喉腫痛、咳嗽、咳血、發熱、支氣管炎、頭痛、眩暈、胃出血、汗不出、風寒、腦貧血等
【功效】清熱利咽,止咳平喘,通經活絡
【穴位配伍】失音配伍穴位:啞門穴、天鼎穴、扶突穴、魚際穴
疾病概述:聲音嘶啞,甚至完全不能發出聲音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癥。又稱作“瘖”。
按摩順序與技法:施術者右手拇指指腹輕揉啞門穴區,然后,左手扶前額,右手指間重取啞門穴;接著左手扶頭頂,囑患者頭略后仰,右手拇指、食指分別捏拿兩側天鼎穴與扶突穴,用力適度;最后按壓魚際穴3分鐘。
咽喉腫痛配伍穴位:合谷穴、少商穴、人迎穴、魚際穴
咳嗽配伍穴位:孔最穴、尺澤穴、魚際穴
支氣管炎配伍穴位:魚際穴、膻中穴、豐隆穴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于治療支氣管炎、肺炎、扁桃體炎、咽炎、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配合谷主治肺熱所致的咳嗽、咽喉腫痛、失音;配孔最、天突等主治哮喘發作期;單針魚際穴對口干舌燥者有良好的作用;治小兒疳積可用割治法。
在課堂上講課,很多教師都喜歡在講臺上放一杯水,講了一陣課后,喝一點水,潤潤嗓子,可是,仍然還是有很多老師在講完一堂課后,覺得嗓子干燥,喉嚨嘶啞。魚際穴對于那些由于講話太多,引起聲帶發炎,從而導致失聲的人,具有良好的療效。
【養生保健】日常用兩手對搓,或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壓魚際,感覺酸痛時,再稍稍堅持一會兒,能增強肺功能,從而改善容易感冒者的體質狀況,提高其抵御外邪的能力,有益保持身體健康。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首先,治療急性咽喉炎不能用灸法,紅腫疼痛的不能用灸法。用指壓法,順著經脈上下左右的移動,而且作用力的重點往上。
皮膚針叩刺法,敲打魚際穴,要求敲出血來。
【按摩療法】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掐揉魚際穴,可緩解治療咳嗽、咽痛、身熱(平時可經常兩手對搓,也可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壓魚際,感覺酸痛時,再稍稍堅持一會兒)。
【艾灸療法】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每天一次,可緩解治療牙痛。
【刮痧療法】用刮痧板棱角刮魚際穴,施以旋轉回環的連續動作,隔天一次,可治療咳嗽。
【刺灸療法】直刺0.3~0.5寸,局部脹痛;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挑治
【穴位相關閱讀】
【免責忠告】此文章圖片和文字均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